<
t2b9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第45节
    岂料,这话一说出来,两个嫂子噗呲一下都笑了。

    何氏抹着笑出来的眼泪道:“我晓得,不用你特别说我就已经默算你一个人是五个了,放心,肯定叫你吃饱咯。”

    秦瑶尴尬的耸了耸肩,心道我就怕你默认给我吃七分饱。

    邱氏算好人数报给大嫂,何氏心里就有数了,今天男人都在干活,体力消耗大,三弟妹吃得也多,二弟妹有身孕也不能吃少,那就都吃八分饱吧。

    她拿起米杯来,比计算机都精密,一粒米都不会多的。

    食材处理好,由何氏来掌勺。

    看到那半盆油炸鸟肉,何氏都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三弟妹,还得是你啊,要不然我们哪有这个口福。”

    这种细鸟肉是最香的,但也是最不好打到的。一下子能吃到这么多,还从没有过。

    食材这么好,而且三弟妹也舍得用油盐,那她今天就给她们好好露一手。

    起锅倒油,先把葱姜蒜和干辣椒倒进去炒出香,随后将鸟肉倒入锅内快速翻炒,加半碗酱油翻炒出色,再倒入一碗水,盖上木锅盖闷煮。

    等到水差不多煮干时,开盖放入切好段的水芹菜,爆炒到水分完全消失,放少许盐再翻炒几下,大海碗盛出。

    菜香气弥漫在院子里,裹了酱的肉泛着一层诱人的油光,和米饭一拌,不知道有多下饭。

    大郎几个孩子早就不玩了,帮忙摆好碗筷,就蹲在饭桌前等开饭。

    何氏继续做鱼,炖了一锅浓浓的鱼汤,鱼肉嫩嫩的,里面下豆子和切好片的瓢瓜,又是一道爽口的大菜。

    青菜下锅清炒到变色,立马盛出,撒上蒜末,热油点两滴,蒜香气立马爆出来。

    这边饭菜做好,河岸那边的棚子也搭得差不多了。

    院里的香气实在是太勾人,父子五人赶紧把最后两片茅草盖上固定好。

    “收工,家去吃饭!”刘季拍拍手,起身第一个走。

    张氏麦子正好也磨完了,让刘柏挑着,先拿到秦瑶家院里放着,一会儿回家再担走。

    “洗手啊!”

    眼看亲爹和三个兄弟手都不洗就要坐下用饭,刘季赶紧喊了一声。

    刘老汉没好气的瞪他一眼,“矫情个啥,河边刚洗过又不脏。”

    刘季飞快撇了秦瑶一眼,坚定道:“不行,饭前洗手是我家的规矩!”

    说着话,疯狂冲亲爹和兄弟们挤眼睛,方向正是秦瑶那。

    刘柏几个懂了,如果是秦瑶的要求,那还是洗手吧。

    刘老汉虽觉有点麻烦,但也选择尊重。

    刘季看着老老实实去排队洗手的父子四人,突然觉得心里有点不得劲。

    怎么滴,他喊洗手就不洗,一知道是秦瑶的要求,就老老实实遵守了?

    “坐吧,开饭了。”秦瑶招呼道。

    刘季这才郁闷的坐下来。

    不过一看见饭桌上丰盛的菜色,郁闷瞬间消失。

    今晚的饭桌,是沉默的,谁也没空开口说话,就怕自己开口讲话就少吃一口菜。

    不过分量早已经被何氏卡得死死的,饭菜都吃完,每个人基本都是八分饱,刚刚好。

    刘季想着,今天家里这么多人,秦瑶应该会给自己留点面子,能躲会儿懒。

    谁曾想,最后一人放下筷子,秦瑶就习惯性的喊他:“收拾吧。”

    正要起身收拾碗筷的何氏和邱氏惊了一下,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还是秦瑶笑着让她们别动,两人这才重新坐实。

    也对,在老三家,看见老三干活没什么值得稀奇的。

    只有刘老汉父子四人,看着刘季手脚麻利的收拾完碗筷拿去洗,有种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的荒谬。

    刘老汉看着秦瑶,欲言又止,他想说,平时没外人,让老三做做饭那是他们夫妻间的兴趣他们不管。

    可现在让老三当着外人的面干女人才干的家务活,这不太好吧?

    但话还来不及说,秦瑶已经起身,兴致勃勃要去河边看他们搭的棚子做成什么样。

    何氏和邱氏也跟了去,她们忙着做了一下午的菜,还没空去瞧瞧呢。

    张氏左看看右看看,见父子四人震惊的样子,不禁有点想笑。

    刘老汉是一辈子也没进过厨房,更别提收拾碗筷洗碗刷锅了。

    不过因为平时男人下地干重活多,张氏婆媳三个便自觉承担家务。

    但也没人规定男人一定要下地,女人一定要做家务。

    老三家是瑶娘干重活,老三做家务也很自然,不是吗。

    张氏是蛮理解的,而且老三现在做饭做得可好了。

    毕竟......是她亲手传授的厨艺!

    想想还有点小自豪。

    第64章 一降再降

    棚子搭好,磨坊可以正式开张了。

    其实说是亭子更合适,棚子只有顶棚,四边是支撑的竹杆,三面中间横一根竹竿当做围栏,一面空着当门。

    这么短的时间,而且没花一分钱就能得到这样一个磨坊,秦瑶还是满意的。

    磨坊就在她家山脚下,也不用担心被偷,一有动静她在家里就能听见。

    准备都做好,秦瑶趁着村民都聚在村井休息的时候过去跟大家伙讲了收取费用的规则。

    一个时辰五文钱,只要把要磨的粮食送过去就行,她负责帮他们磨好,并送回家去。

    这服务,秦瑶自己都觉得已经非常到位,毕竟村民只需要花一点点钱,把东西放到她这,就能去做自己的事。

    换做是她,她是非常愿意出这个服务费的。

    刘季觉得亏得慌,帮守着还要帮着送到家,傻子才不来。

    于是,夫妻两个一人拿了一张凳子,坐在磨坊里等着客人上门。

    刘季还从家里腾一张小几过来,放上一壶凉白开和两只杯子,想着得闲的时候在这河边喝一杯,学学人家城里贵公子的范,那个什么纵情山水间。

    昨天打了这么多鸟,羽毛秦瑶全部拔下来晒干了,打算回头留着做手套围脖这些。

    鸟羽也是羽,也不是不能做羽绒服对吧?

    这会儿,夫妻两个,一个喝着凉白开,一个分拣筛出羽和绒,期待客人登门。

    就是这凉白开都喝了三杯,羽和绒也都分拣完了,怎么还没有人过来呢?

    秦瑶看向刘季,“太忙了没空?”

    刘季也很茫然,“就算再忙,这大中午也该得闲一会儿了吧?”

    绝不可能是觉得他们收费太贵!

    秦瑶:“再等等?”

    刘季干了第四杯凉白开,“嗯。”

    不行,憋不住了,“娘子,我去去就来!”

    可等他都上完茅房回来,磨坊里还是没有一个客人。

    这让原本自信满满的两人都不自信了,秦瑶不是个坐以待毙的人,立马到村民聚集的村井那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人零星几个,都是小孩。

    秦瑶逮住金花,问她大人呢,金花亲昵的叫了一声婶娘,小手往祠堂那边一指。

    秦瑶快步朝祠堂那边赶去,还没到,就先看到了在磨坊前排满的粮食担子。

    大家无法确定用磨的人要用多久,家里地里又都有活儿要干,于是就衍生出用粮食担子占位排队的办法。

    排的粮食担子越多,说明要用磨的人就越多,看这长龙一般的担子,秦瑶更是不懂了。

    石磨坊这么挤,为什么都不愿意去她的水磨坊?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还真就有问题,还是大问题。

    张氏去地里给菜地锄草,归家时路过河边,下意识往水磨坊里扫一眼,本以为应该人多得不得了,没想到磨盘都没开动,人也一个没有。

    她就觉得奇怪,这水磨比石磨好用不知道多少,她昨天亲身体验过,就站着往磨盘里放粮而已,一点不累人。

    这时节河里的水量大,那冲击力,水磨呼呼转,比人磨得快多了,昨天她担了一担粮食来,也就磨了半个时辰的样子吧,比从前节省差不多一倍的时间。

    “怎么就没人呢?”张氏嘀咕着,一脸疑惑的回到了家。

    一进门,就听到何氏和邱氏两人一边织布一边吐槽,“周婶子找我说,老三家水磨咋要价这么高,村里这都是打折骨头连着筋的亲戚,还想挣亲戚钱是咋地?”

    “她上午还想去水磨坊磨面呢,一听一个时辰要五文钱,灰溜溜又回了石磨坊。”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石磨不要钱,她自己费点力也不算什么。”

    听着何氏绘声绘色的转述,邱氏眉头皱了起来,有点替自家人不服。

    “老三家那水磨又不是大风刮来的,自己还花了银钱的,她不给钱还想白用?哪有这样的好事。”

    何氏嘁了一声,“你又不是不知道她那人有多抠门,她就哪样。”

    “那她就累着呗。”邱氏嗤笑道。

    “不过......”想起一个时辰五文钱的价格,邱氏心里也咯噔了一下,“咱平头百姓家,五文钱也不好挣呢。”

    何氏心想,正是因为老三家的免费让她们用磨,所以才觉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