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2b9小说网 > > 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 第682章
    “拿到钱我去赎田,可是买田的人又跟我说这田涨价了,原先的价格他们不卖了,又让我加钱。”

    “一个月后,我凑够了钱,准备把田地赎回来,结果借给我印子钱的人来让我还钱。我本来想着这田要是对方还涨价,我就先不赎回来了,先把印子钱给还了。”

    “可是没想到,原先我借的印子钱,竟然翻了十倍!十几两银子忽然变成了一百多两,我哪有这么多钱去还啊?”

    男人越说情绪越激动,可到底还是无奈,只能一个劲儿的擦拭眼角,想把这难言的泪水擦掉。

    宋声听到这,有些惊讶,景朝民间有一些钱庄会经常借钱出去,一般都是九出十三归。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去当铺抵押东西,价值十两的物品,当铺只给你折算九两,这中间差的一两,就是当铺抵押的手续费。这个就叫做“九出”。

    而如果是借钱,借银十两,三个月为期限,每个月利息为一两,三个月之后就要还十三两。这个叫做“十三归”。

    像刚才这个人所说,只是借了十几两银子,也不过一个多月,利息加本金一共翻了十倍,这已经不是常规的九出十三归了,而是赤裸裸的高利贷,而且利息高的吓人,几乎一天三两银子。

    这也太黑了些。

    而且怎么就这么巧,好不容易借到钱要把田地赎回来,结果对方涨价了。

    终于凑够了,这日子也过去一个多月了,再去的时候,追债的人就找上了门,追着要让还钱。

    宋声敏锐地嗅到了这中间像是有个连环链,田地涨价的这人没准就跟放印子钱的人是一伙的。故意利用这个时间差利滚利,等到利息变高之后开始借机上门讨债。

    第247章 第 247 章

    男人越说越激动, 宋声拍了拍他的背替他顺了口气,等他的情绪缓和了一些后,宋声问道:“这位大哥, 不知怎么称呼?”

    男人脸上一片灰白之色,有气无力的说道:“我本名王兆, 多谢各位的救命之恩。”

    刚才醒了之后被人问起他现在的情况, 他忍不住把自己这烂摊子事儿说了一遍发泄了一下情绪,都忘记跟他们道谢了。

    宋声说了句不用客气,让他躺在马车上先好好休息。

    王兆现在一身的伤,都是被那群讨债的人打的。这些人无所不用其极, 好像不管你跑到哪, 他们都能找到你。

    王兆除了儿子, 还有个闺女。上次这几个追债的人打上了他闺女的主意,他只好偷偷把她送去了隔着一座山的岳父家里暂避风头。

    不然若是落到了他们人的手里, 还不知道要被卖到哪里去。

    马车慢行, 里头的抽屉里面陆清会习惯性的给宋声备一些吃的还有水, 就怕他出门的时候在路上饿。

    这会儿宋声从小抽屉里拿出吃的递给王兆,王兆一看就是好久没吃过饱饭了。他身形瘦的厉害,一看到吃的,生怕有人跟他抢似的,三两下就把两块糕点吃完了。

    吃完之后又道谢,这人身上被打的都是伤, 听他话中的意思已经在外面逃了好几天了。今天要不是遇见宋声他们, 他真有可能死在这路边。

    “我儿子也被他们打了一顿, 现在带着媳妇儿躲到外地去了, 我这也是没办法,日子难过呀。”

    可即便日子难过总还得过下去, 即便是挨打,他也想活下去。

    宋声沉思了一会,又问他:“王哥,能否再仔细说说你借的这个印子钱的事?”

    王兆自然是无有不言,宋声问的仔细,他答得也仔细。毕竟宋声救了他,他也没有什么防备心,只当是把自己的经历说给他听,能给他提个警醒,让他不要像自己这样傻傻的上了人家的套。

    宋声越听眉头皱的越紧,这不就是前世网络上那些诈骗经常有的杀猪盘吗?

    而且听起来对方像是有团伙作案,有组织,有预谋,一点都不像普通的放高利贷。

    刚才一直在旁边听着的李如成忽然问道:“你知道自己被骗了,对方还追着你们打,都被打成这样了,为什么不去报官呢?”

    王兆一听他说报官,转头呸了一口,“报官?官府有人管吗?报官要是有用的话,我他妈早就去报了!”

    他这话一听就能听出来里头有很深的怨气,“王哥的意思是,这里的官府不管这些事儿吗?”

    王兆脸上的表情更气愤了,“何止是不管事,不合起伙来我们老百姓就不错了!咱们那位知府大人管过什么事?还有上次的那个通判,咱们老百姓的日子都过得这么难了,他竟然还敢贪污我们的粮食,你说说,就这样的官,有什么用?”

    李如成被说的哑口无言,他们府衙在梁知府的带领下,一日不如一日。来报官的百姓们很少,就算是有,也不会被认真对待。

    但是今天这个印子钱的事儿,李如成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听这个王兆说的话,这个放印子钱的人不像是第一次干这事。

    如果像王兆这种上当受骗的人很多,怎么就没有一个来报官的呢?

    “你都伤成这样了,还不愿意去报官?”李如成差点就想说,灵不灵的,报一个试试啊!

    谁知王兆却说:“你当我没报过官吗?我去了,可你知道府衙的人是怎么说的呢?”

    “他们说,我是签了契书的,自古以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根本不问这其中的来龙去脉,就把我赶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