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2b9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越考科举 > 第616节
    他们从皇宫出来便调查过了。

    西南周围小国,确实都信佛,虽说信的方向不一样, 可确实如此。

    有的佛宗甚至直接从天竺过去, 又融合了本地的秘法,颇有些自成一派的感觉。

    皇上年纪越大越信这个, 旁人根本拦不住。

    就像皇上年轻的时候喜欢神童一样,当时徐大人劝了又劝,又有悲剧发生,算是遏制住人造神童的恶行。

    如今信佛信到有些疯魔,已经没人可以劝得动了。

    原本的御史中丞徐大人,早就被贬到其他地方做个清闲小官。

    连他都被弄走了,其他人又怎么敢讲。

    李首辅也是劝了很久,才让皇上不声张的。

    否则如今的天齐国,只怕寺庙林立,僧侣横行。

    但是,这也太巧了?

    皇上秘密信佛,西南这些小国为了良种,就送来活佛?

    到底是巧合?

    还是知道皇上的喜好?

    李首辅跟太子同时想到纪元。

    又觉得不可能。

    纪元回京城才多长时间,想要传消息也不可能。

    至于他在京城的渠道?

    似乎也没什么?

    太子打消了这个念头,李首辅却暗暗想到一个人。

    当年的被贬到宁安州的工部营缮主事程大人。

    这位程大人,曾经负责修缮行宫,虽说秘佛殿并未让他踏足,可说不定,他知道什么?

    也是知道什么,才会被皇上那样罚。

    只是这些年被贬的人太多,没人注意到一个小小的营缮主事罢了。

    纪元若是通过这些蛛丝马迹串联起来一切,那他又为何要把消息透露给这些西南小国?

    就是为了让他们有借口有理由要良种?

    不至于啊。

    纪元想给他们良种,直接给便是,没人会说什么。

    舍近求远。

    是为何?

    用活佛讨皇上欢心?

    更不至于。

    纪元用不到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即便是李首辅,此刻都有些参不透自己这位便宜学生的心思。

    要说李首辅跟纪元是师徒关系吗?

    也是。

    但又不是。

    他们之间真正的师生情谊并不多。

    更多的,是类似官场上的扶持关系,也是师徒的一种。

    李首辅思来想去,也找不到纪元这样做的原因。

    只能说一句,天命如此。

    皇上极为迷信佛宗这件事,能不能藏得住,就看接下来的中秋宴了。

    希望皇帝不至于糊涂到这种地步。

    可这些年来的种种,让李首辅都不太确信了。

    李首辅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年纪大了,总会想到从前,想到皇上锐意进取的时候。

    那时候他年轻力壮,人也和善,甚至很宽容。

    如今想来,他的和善跟宽容,来源于他对权力的掌握。

    一旦失权,便完全不同了。

    李首辅又想到早些年,他们规划天齐国的运河,清查天下土地,震慑周边无数小国。

    如今想来,好像都是上辈子的事。

    李首辅闭上眼。

    只希望皇帝跟太子之间可以顺利交接。

    否则等待天齐国的,一定是更糟糕的场景。

    但不管那时候怎么样,他多半是看不到了。

    李首辅看着又疲惫几分。

    让皇帝跟太子顺利交接。

    竟然已经是他最大的心愿。

    其他的事,也管不了了。

    化远四十三年,八月十五。

    京城内张灯结彩。

    大人物的喜怒哀乐跟他们又有什么干系。

    说句不好听的,皇帝便是暴毙了,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

    这可是八月十五啊。

    赏菊赏月吃点心,才是正经事!

    让纪元意外的是,京城多了不少冰皮月饼。

    纪元走进其中一家点心铺,这点心铺的名字叫辛亦糕点。

    前面的字是厨娘的名字,大家都喊她辛厨娘,后面是程亦珊的名字。

    这也是冰皮月饼风靡京城的原因。

    她们还写信问过纪元。

    收到回复之前,只是低调售卖,收到纪元的同意之后,才开了这家店。

    很快风靡整个京城。

    也因为纪元又新写了几个方子在里面。

    但纪元知道,开店的难度跟写方子的难度完全不同。

    说句不好听的,同样的方子,放在不同人的手里,也是不同的味道。

    何况开店?

    纪元去打包些点心,虽说明天中秋要在宫里过,但今日提前把自己的节给过了。

    点心铺忙得很,纪元也没打扰辛厨娘。

    十四的月亮同样很圆。

    但纪元身边的蔡丰岚跟聂世鸣,都在不同程度地叹气。

    蔡丰岚官职低微,明天肯定是不能进宫的,所以他担心得很。

    聂世鸣靠着叔叔的缘故,倒是混了个位置,不过想来也距离主宴有些远。

    所以,明天也就纪元坐在最前头。

    为何他要在前头?

    自然因为,这些西南小国是冲着占城稻来的,礼部皇家都对此心知肚明,也会安排纪元坐前面。

    到时候也好周旋。

    两人都有些怕,怕纪元表现得太优秀。

    那内廷的第二十五衙门橡胶司,必然是纪元当掌司。

    到时候怎么办?

    内廷的官员,怎么也做不到太高的位置,以后也就告别高升了。

    但纪元故意出错?

    皇上必然不满,谁知道又会出什么幺蛾子。

    里面分寸的拿捏,真的太难了。

    纪元道:“这又有什么了,我不过是个陪衬,他们万里迢迢过来,稻种是肯定要给的。”

    就是给多少而已。

    十几个小国来贺,便是表明他们的诚意。

    天齐国不会吝啬这点东西。

    就是给多给少的问题。

    至于给多少,那就要看各个国家的努力,以及在宴会上的表现。

    这些小国的国王,王子,大臣,这辈子头一次面见天齐国皇帝,也是他们唯一表现争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