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2b9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 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第403节
    陈河宇自信道。

    陆磊听完,微微颔首,端起酒杯,跟他轻轻碰了一下。

    山海微电的芯片良品率、生产周期、代工价格无可挑剔,对比湾积电,显然更适合作为苹果的长期盟友。

    他悄悄瞥了一眼雷骏,暗叹对方好运气,能被陈河宇看中,大米科技借此机会,一跃成为全球手机出货排行榜第四名,力压除了华耀以外的,所有国产手机品牌商。

    并且,与华耀之间的市场份额差距,越来越小!

    他隐隐感觉到一丝危机感,若是山海微电的自研芯片,再进一步,足以媲美a10处理器,会对苹果造成冲击吗?

    陆磊想了片刻,答案似乎早在心中。

    “陈总,上次你交代我的事情,给你办妥了,手续全在袋子里。”

    柳秘书见他和陆磊寒暄结束,继而附耳低声说道,一旁的助理,识趣地递上一个文件夹。

    “谢了。”

    陈河宇顺势接过,拆开封口,拿出来看了一截内容,满意地说道。

    “孟老对你抬爱有加啊,这种大项目都能给你批下来。”

    柳秘书心生感慨道。

    “没办法,通信行业不让我碰,总不能搞点发电装置,还要限制吧?”

    陈河宇轻飘飘说道。

    “不让你做,主要是为了保你。”

    柳秘书放下酒杯,语重心长道。

    “我自然晓得。”

    陈河宇摆手说道,他很清楚,能走到这一步,拿到批复文件,全靠孟老的大力扶持。

    否则,有些生意,可不是有钱有资源,就有资格去触碰。

    “你上次说的什么单……单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真有50%的超高转换效率?”

    柳秘书追问道。

    “实验室数据而已,具体的实用性能如何,还需要在安西投产以后,才有定论。”

    陈河宇懒得吹嘘,坦然说道。

    通常来说,当前市面上的太阳能板材去掉留白和损耗,电池片的转化效率在15~25%:多晶15-20%左右,单晶能超过25%。

    而陈河宇手里所掌握的技术,竟然能再翻一倍,柳秘书当然不相信。

    但他既然有底气成立航空公司,去安西建立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就算有一些水分在,也不会太多。

    陈河宇的最终目的便是西电东送,将物美价廉的光电资源,向东部发达城市输送。

    安西的沙漠地带,夏季一天日照14-16小时,冬季一天日照9小时左右,全年平均每天有10个小时的充足日照。

    根据太阳能板功率转化公式(长x宽x转化率x0.1=功率)计算可得:100cmx100cmx0.5x0.1=500w,500wx10h=5000wh=5kwh。

    换言之,一平方米的太阳能板每天可以转换5度电。

    但实际情况肯定会有误差,所以再加上20%的损耗,也就是说,每平米的单晶太阳能板每天可以生产4度电量。

    假使在安西地区,建设一个十万亩地的光伏发电站,考虑到光伏发电板的安装要求和设备间距等因素,一亩地的可铺设面积在350-400平方米左右。

    取最小值,按照350平方米计算,累计光伏板面积3500万平方米,一天能转换1.75亿千万时,届时每年发电量将高达640亿千万时。

    简单来说,足以支撑半个沪城的全年用电量,一年营收额轻松进账千亿华币。

    何况,仅仅十万亩的光伏太阳能板发电站,放在安西沙漠并不起眼。

    那里有幅员辽阔的低廉土地,非常适合搞光伏发电。

    当然,需要投入的成本也相当惊人,一亩土地所需的太阳能光伏板费用大概在20万华币左右,这还是在自产自销的情况下。

    换其他公司来做,成本立马要上涨好几倍。

    因为不管是太阳能光伏板装置,还是高压输电线、输电塔和变压器,都需要投入海量人力成本和巨额资金。

    哪怕是上面的光伏发电站项目,一般也就5000亩的面积,生产出来的电量,供应周边使用。

    产量太低,没有远程输送的意义。

    像架空的电力线路施工成本,每千米大约400万华币,完全不考虑山河湖泊的施工难度,光在输送电力的装置投入上,想要把安西的电力,送往沪城,就需要先砸个160亿。

    并且,这只是单一的一条线路。

    民营企业,根本玩不起。

    陈河宇则选择发射近地卫星,采用无线能源传送技术,把安西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向沿海城市转移。

    当前的技术难点,无非不过是收发装置体积较大,不太方便。

    酒宴结束后。

    陈河宇送柳秘书上车,然后把马芸送走,方才坐上汽车,向未来科技总部驶去。

    “安西那边的太阳能光伏工厂,可以着手准备了。”

    他冲着一旁的章楠吩咐道。

    “好的,老板。”

    章楠点点头。

    “夸父计划”正式启动!

    十几分钟后,陈河宇再次回到总部大楼,洪俊早已等在楼下,见他下车,笑嘻嘻地迎了上来。

    “老板,第一批的样品已经做好了,我们先去实验室。”

    第316章 我?老板,您也想造车!

    “雷总,如果不着急回公司,一起上楼看看斯特朗教授的最新成果?”

    陈河宇主动邀请,轻言浅笑道。

    “我可以吗?会不会不太方便?”

    雷布斯略显惊讶道。

    “大家都是自己人,难道你多瞅一眼,还能把核心技术给学走不成?”

    陈河宇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吟吟道。

    “老板,您说笑了。”

    雷布斯摆手尴尬道。

    回想当初,为了与未来科技竞争ai语音系统市场,他耗费大量资金和人力,成立大米人工智能实验室,最后却连个像样的成果都没做出来,着实让人脸红。

    “愣着干嘛?你小子带路啊。”

    陈河宇对着一旁的洪俊催促道,见他站得像个木头桩子,忍不住抬脚踢了一下。

    “嘿嘿,马上,我以为你认识路呢!”

    洪俊咧嘴笑着,流露出满不在乎的表情,屁颠屁颠地挪动脚步,走在最前方,充当研发中心的“导游”。

    雷骏见状,不由地好奇问道:“老板,你对公司里的研发工程师,看来非常熟络啊。”

    大米算是山海资本旗下的子公司,所以,他习惯性地称呼陈河宇为“老板”!

    “雷总有所不知,老板之前整天窝在实验室里,跟我们一起开发羲和eda软件,可以说,这款产品的诞生,老板付出了最大的贡献。”

    洪俊转过身来,笑着解释道。

    雷布斯闻言,眼底闪过一丝敬佩的神色。

    实际上,他对陈河宇的感官印象极为复杂,起初充满敌视,接着遭遇收购时,转向不甘和愤懑,最后在未来科技的扶持帮助下,一跃成为大华区的智能手机出货霸主。

    此时的心情,又满是感激!

    毕竟,大米科技距离世界五百强的门槛,越来越近!

    “老板,雷总,这栋大楼便是脑机接口的研发基地,一共是8层,我们项目的办公场所,目前仅限1-3楼。”

    洪俊说道。

    这是因为斯特朗教授团队的工程师数量,还不足1000人,想要填满这座研发基地,至少还需招聘3000人以上。

    非介入式脑机接口的成功,让陈河宇最终拿到了介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资格。

    涉及到高风险的外科手术,自然要万分谨慎。

    人事、猎头渠道均在发力,寻觅全球最顶级的优秀人才加盟,从而进一步推动脑机接口技术的进步。

    所需的专家学者跨越多个领域,譬如:

    神经科学家:他们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具备深入的理解,可以帮助设计和实施脑机接口实验,解读脑电生理信号和其他神经相关数据。

    电子工程师:负责设计和开发脑机接口设备,包括生物传感器、电极阵列、信号放大器和刺激装置等。

    计算机科学家:开发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编写算法用于信号分析和模式识别,设计用户界面和交互系统。

    vr技术专家:主要是开发虚拟环境和交互系统,熟练掌握莫斯ai特效3.0的应用,加强用户与虚拟世界的实时互动。

    经验丰富的外科手术医生:介入式脑机接口,需要进行外科手术以将电极植入到特定脑区,包括手术路径、植入电极的方法和深度,以及手术时考虑的安全因素。

    “植入电极的安全性很难控制,一旦发生漂移、磨损或失效,都会造成感染、出血、炎症和排异状况,但愿能找到一种新型材料,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陈河宇心生感慨道。

    一行人来到二楼,走进一间宽敞的实验室,房间中央放置着一台先进的电脑工作站,四周配备着多个显示屏和各种实验设备的控制终端。

    左侧是一个装备齐全的生物传感器和神经信号采集区,陈列着各种传感器、电极阵列和生物信号放大器,用来观察被试验者的脑电图、脑磁图和肌电图信号,并利用精细的电路连接到中央的电脑工作站。

    右侧,有一个专门用于刺激和反馈的区域。

    摆放着多款脑机接口设备,和市面上的莫斯ai眼镜不同,实验室里的器械都是简陋的工程版,毫无美观可言。

    房间的尾部是一个安静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区。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