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2b9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929节
    朝中最近很是忙碌。

    基本上除了那些军国大事,余下的所有事情都被暂时的按下了暂停键。

    只等皇太子登基称帝,朝政大抵才会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至于应天城里死了三个人。

    或许是大事,也或许只是件小事。

    所以哪怕三法司可能现在已经知道应天城里死了三个身份敏感的人,但只要应天府不接着往上上报,那么朝廷就不会在这个时候多嘴。

    即便三法司想要过问,但也要清楚,现在应天府上面还有一个总督衙门在。

    出了知府衙门。

    虞大廉撑着伞,微微皱眉。

    已经开年正月了,年前的雪自然是没有再下的了。

    但是这春雨,却是来的有些早。

    还好督台当初任职应天府的时候,对城里城外的水利系统进行过修缮,不必担心有积水的事情发生。

    但若是这雨一直下,便要担心城外的百姓们会不会遭遇水患了。

    该下雨的时候下雨,该放晴的时候放晴。

    这才是老天爷真正该做的事情。

    虞大廉沿着伞的边缘,看向灰蒙蒙的天空。

    只是这话却只敢在心里想一想,绝不会说出口。

    分辨了方向之后。

    虞大廉撑伞低着头,漫步在细雨之中的应天城里。

    不多时。

    他便到了一处少有百姓路过的街道上。

    往前走了一段距离。

    街边两侧墙下,便是一排排的拴马柱。

    两班兵马司官兵,披甲持刀的站在台阶上。

    此处正是坐落在应天城内,管辖江南江北一十八府的直隶总督衙门。

    走上台阶。

    虞大廉收起伞,露出脸颊。

    守在门口的官兵立马就认了出来,上前接过应天知府手中的伞,然后还顺势上前。

    “府尊,督台正在公堂偏室里。”

    虞大廉点点头,自入总督衙门。

    作为邹学玉的头号马仔,虞大廉对总督衙门很是熟悉。

    不多时,就已经出现在了公堂偏室门口。

    此时邹学玉正在偏室里喝着茶。

    他的面前摆放着几份文书。

    虞大廉走了过去,淡淡的看了一眼。

    似乎是有关于直隶一十八府吏员任用的管理办法。

    这件事情,总督衙门年前的时候就开始在整理了。

    总督衙门准备尝试新的吏员任用办法,来取代原本已经使用了千百年的地方官府吏员任用方式。

    在上一场直隶总督衙门和地方一十八府的权力争斗之中,随着秦王这个大杀神的下场,斗争的结果自然是以总督衙门全胜而告终。

    无数盘踞地方多年的士绅老吏家族,被连根拔起。

    新上任的直隶一十七府官员们,更是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白玉秀亲自挑选出来的。

    经过年前的直隶官场权斗风波,眼下的直隶一十八府,可谓是高度统一。

    现在只要再将新的吏员任用办法确定下来。

    基本就可以保证地方上,不会再和以前一样,出现那么多盘踞地方的基层权力掌握家族。

    地方的部分权力,不可能全部归于上级官府衙门,但至少能保证地方上的人不能再和以前一样,那么肆无忌惮的利用手中的权力,在地方上为自己的家族谋取利益。

    虞大廉思考了一阵。

    邹学玉却已经是为他倒了一杯茶,并率先开口道:“是为了宋、罗、齐三家嬷嬷被杀一事来的?”

    对于邹学玉而言,虞大廉就是他在应天府的政治思想继承者。

    自然,他对虞大廉也格外的看重和关注。

    事情就发生在这应天城里。

    当消息从捕快们那里传到上元县的时候,邹学玉就知道这座城里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虞大廉这时候没有意外。

    若是邹学玉这位总督大臣不知道城里发生的事情,那才是不正常。

    他开口解释道:“按照下面捕快们掌握的情况,这件事是有人在暗中动手的。只是下官却不知道,为何要杀了那三个嬷嬷。”

    邹学玉举起手中的茶杯,且对着虞大廉示意了一下,这才哼哼着说道:“你该将这件事情再往前想一想。”

    “往前想一想?”虞大廉眉头微皱,随后眼睛里流光一闪。

    他有些不确定的抬起头看了邹学玉一眼。

    虞大廉小声说道:“您是说……不对!”

    虞大廉立马高声止住了自己的话。

    邹学玉也不急,慢悠悠的品着自己杯中的茶。

    虞大廉则是目光飞快的转动着。

    “宋、罗、齐三家嬷嬷,之所以在这应天城里,是因为年前宫里的……宫里的事情传出来了,所以底下的人便开始动了些心思。

    三家嬷嬷是随着三家的姑娘一同入京的,本意是为了寻个机会,配合朝中的人,在正月十五之后上奏太子,将这三女送进宫中。”

    邹学玉点点头:“一朝选入宫廷,此后便是飞黄腾达。”

    虞大廉目光幽幽,脸色阴沉:“不过是些只会用上腌臜手段,期望篡取权力之辈。”

    邹学玉却是摇摇头:“权力,人人都想要。但他们当真只是想要人人都知道的权力?”

    虞大廉目光愣了一下。

    邹学玉很快就给出了解释:“他们想要的是一份专属于他们的特权!”

    经过如此直白的提醒,虞大廉终于是反应了过来。

    他立马急声道:“朝廷这几年的新政,革除了他们诸多特权。所以现在,他们希望能送女入宫,然后借此不断影响皇家,从而恢复……不!他们是希望能重新获得一些新的特权!”

    想明白这其中的真正目的。

    虞大廉不由的长出一口气,然后又皱眉疑惑道:“但是……这件事情和三家嬷嬷被杀一事,又有什么联系呢?毕竟,现在三家的姑娘,都成了我朝开千年以来先河的女官,他们似乎也没有办法做什么了。再者,最近事情发生的都很快,他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掌握消息。”

    就算是离着最近的无锡那边。

    宋家知道了消息,再想清楚前后,确定接下来要怎么做。可这一来一回,总也是要十天八天的。

    邹学玉则是慢吞吞的询问道:“那你再想想,现在三家嬷嬷死了,对谁最有好处?对谁危害最大?”

    虞大廉立马脱口而出:“自然是三家占理,最有好处。至于危害……朝廷恐怕脸面上会有些不好看……”

    毕竟应天城里的百姓,都知道这三家的事情。

    现在三家姑娘刚当了官,三家的嬷嬷就死了。

    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在里面。

    原本还可以说三家是蝇营狗苟,追逐利益。现在死了这三个嬷嬷,三家立马就变成了苦主。

    哪怕死的只是三个家中嬷嬷而已。

    邹学玉对虞大廉的分析,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继续问道:“那你觉得,这是寻常杀人事件,还是有人特意为之?目的又是什么?”

    这一次,虞大廉陷入了长久的思考之中。

    这件事,自然是有人特意为之的。

    但目的是什么,虞大廉却想不明白。

    三家的嬷嬷死了,三家人能借此向朝廷诉苦,好继续捞取更多的好处?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凶手就必然是三家中的某一家,或是三家一起,又或是三家和背后所有人一起做的事情。

    牺牲三个不值一提的嬷嬷,和朝廷换取更多的好处。

    但如果不是三家做的。

    那这件事又是谁做的?

    如果是别的做的,那么目的就很难猜测了。

    “陛下要禅让的消息传出来后,地方上很多官员都闻风而动。最近又是年节,不少地方官员都借机进京,名为述职,实则是为了打探朝堂接下来的风声走向。

    近日,应天城多了不少外来人,这个时候发生这样的事情,下官很难猜测,到底会是什么人做的这件事情,又到底是有着怎样的目的。”

    虞大廉在邹学玉面前,表露出自己的短板。

    邹学玉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笑了笑。

    他平静的说着:“之前刚得到消息的时候,本督就去锦衣卫打探了一下消息。”

    虞大廉眼前一亮:“锦衣卫……那边怎么说?”

    他觉得锦衣卫执掌天下情报,说不定对这件事情会有更多的讯息。

    邹学玉却摇了摇头:“锦衣卫那边此前并不知道这件事,也并没有收到什么风声。”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